汽修学校招生网

客服
汽修学校招生网 > 汽修招生 > 汽修报考指南 > 山东

山东信息汽车职业技术学院2020排名

来源:山东信息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日期:2019-02-20 14:57  694人关注

现如今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愈加火热,报考的同学也是越来越多,很多同学都会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院校报读呢?每个学校的具体招生要求,所以同学一定要了解学校的情况,以下是山东信息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历年排名情况,仅供参考。

山东信息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历年排名

年份 排名 院校 所在地 省排名
2018 502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47
2017 394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36
2016 461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41
2015 845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58
2014 163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23

山东信息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理念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德技双馨、产教融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创省级优质校、创省级文明校园”为总抓手,紧抓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机遇,紧密结合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战略,立足信息化建设人才需求,积极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岗位需求的专业群,2018年招生专业29个。

山东信息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特色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创新能力;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以科研和技术服务为支撑,积极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实施项目教学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着力培养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先后与十几家单位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培养了一大批专业对口、特色鲜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山东信息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成就

学院人才培养成果显著,是国家首批“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文明校园”“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省级劳务外派培训基地”。

近年来,学院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计划,着重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创新能力,在2014年团中央、教育部主办的“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学院荣获二等奖(《中国青年报》2014年8月4日第8版报道)。

学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激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人才培养成果显著,近几年,学生参加各类大赛获奖230余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省级特等奖5项、一等奖28项、二等奖21项。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岗位快”而深受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许多毕业生已成为行业骨干。

山东信息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活动

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以全日制专科层次高职教育为主,适当保留中专教育,积极开展非学历教育和联合办学,发展本科教育,形成多形式、多规格、多层次的办学模式。

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注重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遵循“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开展校企合作,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学校以电子信息大类为主,兼顾制造、财经等大类,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构建适应地方、行业经济发展需要,国家、省、院级重点特色专业有机结合的专业体系。

学校积极开展师资培养培训工作,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培育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高水平优秀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聘训并举,打造高素质兼职教师队伍。

学校实行教学工作监控和评估制度,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教学管理、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评估与指导。

很多的初中毕业生会选择热门专业去学习,其实热门的专业不一定会适合你,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也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毕竟喜欢的才会更加有兴趣的去学习,一门心思的学习!

展开全文 ∨
初中生入口 招生问答 高中生入口
 
择校咨询
 
 
招生信息
 
同区域学校
 
山东汽修学校简章山东汽修学校计划山东汽修学校分数山东汽修学校收费山东汽修学校报名山东汽修学校电话山东汽修学校宿舍山东汽修学校地址山东汽修学校网址
四川   贵州   云南   重庆   陕西   河北   江苏   甘肃   山西   湖南
浙江   北京   山东   湖北   河南   江西   安徽   广东   广西   辽宁